Show/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投稿方式暨徵稿簡則

首頁 / 政大勞動學報 / 投稿方式暨徵稿簡則
::: :::
日期:2025-09-26

投稿方式

本刊已加入iPress平台,並使用該投稿系統以進行線上審查與後續作業,請參閱本刊iPress網站

徵稿簡則
(本簡則自一百一十四年十二月開始適用)
 

壹、投稿及審查

  1. 本刊為定期刊物,一年二期,隨到隨審。出刊日期為每年六月、十二月。
  2. 本刊為勞動研究學術期刊,園地公開歡迎投稿。凡有關勞動問題研究之論著與實務評論等各類文字,均歡迎投稿。主題論文及研究論述,字數以一萬字至二萬字為宜(不含圖表)。
  3. 來稿得以外文撰寫。
  4. 投稿文章請依本刊所編訂之撰稿體例之規格,投稿論文以未經其他期刊發表者為限。
  5. 來稿請至iPress平台使用本刊專用之線上投稿系統,後續均以此系統進行審查作業與聯繫。若有其他非投稿方面之聯絡需求,請洽學報信箱:「nccublr@gmail.com」。
  6. 因編務需要,本學報編者有權在文字與規格上酌予修改。
  7. 本學報審查程序如下:
    • 本學報收到來稿後,先做形式審查,如有未符上述要求者,本學報將在說明後退稿,或請原投稿人加以補正。
    • 形式審查後,由編輯委員會決定兩位審查委員,並將文章交付學術專業審查。
    • 文章經審查通過後,即安排於本學報刊出。如需修改,請原作者參考審查意見,修改後於本學報刊出。
    • 如果兩位審查委員意見相左,編輯委員會將另請第三位審查委員加入審查,以決定刊登與否。
    • 文稿審查(含送回作者修正)平均費時一至二個月,亦得延長之;不論採用與否均不退回。
    • 按學術期刊慣例,來稿一經刊出,編輯委員會將發給刊登證明,並致贈當期本刊二冊,不另支付稿費。
  8. 來稿牽涉版權部分(如圖表及較長篇幅之引文),請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,本刊不負版權責任。
  9. 凡獲接受刊登者,均須簽寫著作權授權書。

貳、撰稿體例

  1. 撰稿格式
    稿件撰寫的順序為:首頁(含中文題目、中文作者資料、中文摘要與關鍵字;若以外文撰寫則為外文題目、外文作者資料、外文摘要與關鍵字)、正文、附錄、參考文獻、外文摘要頁(含外文題目、外文作者資料、外文摘要與關鍵字;若以外文撰寫之文章則為中文題目、中文作者資料、中文摘要與關鍵字)。
  2. 首頁與外文摘要頁
    • 論文題目:若有正副標題,正題與副題間以「:」符號區隔。
    • 作者資料:作者姓名如不只一位,請於作者姓名右上角加註「*, **, ***...」等對應符號,並在頁尾以腳註註明工作單位 及職稱。如有附註,於姓名右上角以「*, **, ***...」等符號 表示,並在頁尾以腳註加以說明。
    • 中文摘要:中文摘要之字數為 500 字以內;並在其後列明中文之關鍵詞,以 5 個內為原則。
    • 外文摘要:外文摘要之字數為 300 字以內;並在其後列明外文之關鍵詞,以 5 個內為原則。
  3. 正文
    • 來稿請依APA之最新格式撰寫,並請留意以下各點。
    • 為了便於匿名審查作業,文中請避免出現透露作者身份的文字,若有需要請以第三人稱方式稱之。
    • 註解與圖表:註解請採隨頁註,均請放入文中。註解若針對專有名詞,請置於該名詞之右上角,餘則置於該句句末之標點符號的右上角。
    • 標點符號的使用:中文標點符號一律以全形輸入,羅馬字採半形,惟分號應全形。
    • 正文中書刊名及篇名標點符號的使用:請依以下之範例。
      1. 中日文書刊名:《政大勞動學報》
      2. 西文書刊名:Bulletin of Labour Research
      3. 中日文篇名:〈台灣產業的工作重配置與勞工毛交換率〉
      4. 西文篇名:“Job Reallocation and Worker Turnover in Taiwanese Industries”
    • 標題:中文大小標題以「壹、一、(一)、1、(1)、(i)」為序。外文大小標題以「1、1.1、1.1.1、1.1.1.1、...」為序。
    • 分項:內文中之分項以(1)、(2)...等類推,再①、②...等表示。
    • 引書範例:
      • 不獨立起段:使用引號,例如,黃越欽說:「工作權係一種受益權,傳統觀念認為國家對人民受益權究竟履行至何種程度,既無具體標準很難判斷是否違憲,其實這種想法相當落後。」
      • 獨立起段:不用引號,且每行行頭縮兩個字。
      • 引書結束後加註出處:「工作權係一種受益權,傳統觀念認為國家對人民受益權究竟履行至何種程度,既無具體標準很難判斷是否違憲,其實這種想法相當落後。」(黃越欽,2002:29)
      • 引用文獻:得採隨頁註,直接將作者、西元出版,寫在正文中適當位置。如未直接引用原文,不必標註頁數。
      • 中文著錄作者用姓名,西文著錄作者用姓,惟西文姓氏重複,應列出名字縮寫。例如,(黃越欽,2002:29)、(Huang, 2002)或(Y. C. Huang, 2002);若正文中已有作者姓名,則為黃越欽(2002:29)。同作者若有多筆同年代之文獻,請以小寫之a、b、c⋯⋯依序標出。
      • 作者人數於三人以上時,僅列第一位作者,再加上「等」或「et al.」,如(黃越欽等2002)或(Huang et al., 2002)。
      • 論文均於文後以條列方式逐項列出引用文獻;引用文獻格式請與引書範例一致。
    • 附加原文的寫法:
      • 一般用語的寫法:正當性(legitimate),字首字母不大寫。
      • 專有名詞的寫法:法律保留(Gesetzesvorbehalt),字首字母大寫。
    • 插圖與表格:排序方式為圖(表)1、圖(表)1-1 ...等,外文圖表亦同。圖(表)名在表上方、圖(表)註在表下方。
    • 簡稱:第一次出現時需用全稱,而以( )符號註明所欲使用之簡稱,例如,國際勞工組織(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, ILO),第二次以後出現,即可使用所訂之簡稱。
  4. 附錄
    附錄置於參考文獻之前。附錄如有兩個以上,依順序分別註明; 如有標題,格式如「附錄一:......」。
  5. 參考文獻
    • 參考文獻應列出正文所引用之全部文獻,未引用者不得列出。
    • 著錄先以中文,再分列日文及西文文獻。
    • 中日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名筆劃、日文依五十音序,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;同一作者有數項參考文獻時,依出版年代排序;同一作者同一年代有數項著作者,再依 a、b、c...等排序。
    • 著錄格式:依序為作者全名,西元出版年,篇名,書名、會議計劃名或叢書名,卷期、頁次,出版地、出版者等項。範例如下:
       
      • 中文書籍:黃越欽(1991)。勞動法論。臺北:政大勞工研究所
      • 中文期刊:黃越欽(2002)。憲法中勞動基本權之意義與展望。政大勞動學報,vol.11: 1-29,臺北: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
      • 中文計畫報告:劉梅君(主持人)(1994-1996)。性別正義——兼檢析"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"(計畫編號:NSC84-2412-H004-007)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https://www.grb.gov.tw/search/planDetail?id=194863
      • 中文會議與研討會:陳敦源、陳芙萱*、黃建勳(2025年4月)。工作毒性下的公共良知:檢驗職場霸凌對公共服務動機和工作結果的影響。發表於2025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(TASPAA)學術研討會,台灣
      • 西文書籍:Chen, F.-H.* (2024, September). Labor sociology and labor rights: The mechanism of AI technology's impact on labor rights. Generis. United States.

      • 西文期刊:Chiu, C. K., Lin, C. P., & Lung, T. Y. (2023). Exploring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team politics in teams: team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.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& Business Excellence, 34(9–10), 1108–1125. https://doi.org/10.1080/14783363.2022.2157712

      • 西文會議與研討會:Lin, CP., Lin, SR., Chiu, CK*. (2025).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aiwan’s Fin-Tech: Exploring Usage Intention of Robo-Advisor Service. In: Huang, L. (eds) Machine Learning and Soft Computing. ICMLSC 2025.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, vol. 2487. Springer, Singapore.*Corresponding author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978-981-96-6400-9_23

back to top
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